close

這是參加第四場史蹟趴趴GO史蹟半日遊系列活動,老房子說故事,包含青田七六,殷海光故居,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宿舍,清一色都是日據時代的建築.台北從清代末年才開始建設,10年後就割讓給日本,所有清代的建築幾乎拆除殆盡,所以看得到所謂的古蹟,大約都是幾十年前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坦白說就是公家機關和宿舍,大同小異,如果能活化運用,提供藝文活動空間還可以,多了就有點濫情.真正稱得上古蹟的幾百年建築大概都在台北以外的縣市,尤其是比台灣更早開發的金門和澎湖,故宮走一趟,更會覺得台北哪有甚麼算得上是古蹟,都太小兒科了,參加了幾場下來,覺得台北市政府對這些所謂的古蹟不需要著墨太多,應該朝現代藝文活動和當代藝術的方向去發展,才符合台北市的氣質,這點從這10年來台中市的發展就覺得比台北有朝氣有活力得多,台北市政府該好好加油

在捷運台電大樓4號出口處集合

IMG_0359.JPG

名人導覽,青田七六的副總經理是這次的導覽人員

IMG_0360.JPG

第一站師大旁邊的梁實秋故居,花了大錢維護整修,師大固然沒有回本的一天,但向師大承包營運也沒那麼輕鬆

IMG_0361.JPG

現在開始也要收費了,一個人50元,即使收費,聽導覽老師說,這邊的營運還是持續虧損的狀態,撐得很辛苦

IMG_0363.JPG

只要是日式屋舍,一定有庭院,一定有大樹,這顆麵包樹聽說也是梁實秋住在這裡時的最愛

IMG_0364.JPG

接著進師大校園,日據時期的高等學校,有幾棟建築也被列為古蹟,這棟學生休息室就是其中一間,也是師大建築群最早完工的一棟,還沒遷過來前,就在建中現址上課

IMG_0365.JPG

外面的騎樓迴廊

IMG_0366.JPG

大門門楣的樣式有點像官帽

IMG_0367.JPG

廊道柱子的柱頭像蝙蝠翅膀的意象,取諧音,有福氣的意涵,雖然是西式的建築,還是融入了傳統的元素

IMG_0368.JPG

現名為文薈廳,只要是古蹟就會製作一塊牌子貼在顯眼處,介紹這棟建築的歷史或被指定為古蹟的緣由

IMG_0369.JPG

另一個側邊立面,這邊沒有樹木阻擋,牆面的裝飾和建築樣式看得比較清楚,雖然不需要支撐,壁面上還是有裝飾的柱子和柱頭

IMG_0370.JPG

窗台上緣有花瓣的雕飾

IMG_0371.JPG

牛眼窗有五芒星雕飾

IMG_0372.JPG

師大行政大樓,是另一棟古蹟,沒有很氣派的門廳,但正門上方二樓三樓有外凸的八角窗和一些簡樸的欄杆雕飾

IMG_0373.JPG

看上去一塊塊的紅磚,其實不是平面的,而是凹凸的弓面磚,18凹,19凸,導覽員說有些人是說可以防止反光,防曬,下雨排水性佳,個人覺得搞不好只是以前模具的材質不好,不做成一整個平面才比較好脫模,其實是用來降低生產的不良率

IMG_0375.JPG

只要是古蹟就有這塊制式的介紹牌

IMG_0376.JPG

遠一點這棟禮堂也是古蹟,導覽員順口提一下,沒過去看,時間有點趕.整個師大一共就這三棟,說是古蹟其實大概也都還不到100年就是了

IMG_0374.JPG

走過和平東路對面,有個不再營業的文創空間,地主是台鐵,不再續租,應該是要賣掉蓋大樓吧,台鐵其實很有錢,到處都有很值錢的地,就看政府要不要妥善利用

IMG_0377.JPG

麗水街38號,就學青田七六用門牌取名,有前陣子還營運時的照片

IMG_0378.JPG

先前梅門經營時在舊建築外牆上做的造景,不過說是舊建築,了不起就四五十年前的樓房公寓

IMG_0379.JPG

再往前是油杉社區,也是一整群的日式宿舍,這邊每間宿舍佔地都比較小,這間有開闢成文化基地,但好像開放參觀的時間不長

IMG_0380.JPG

這是還有人居住的舊房舍,到現在還沒拆掉重建的,大部分都是公家機構的宿舍

IMG_0382.JPG

牆上有這個聚落的簡介解說牌,錦安日式宿舍群落

IMG_0383.JPG

已經搭起整修棚架,準備整修這兩連棟

IMG_0385.JPG

這兩連棟是林務局有花錢整修完成的,聽說也是花了幾千萬,招標給文創團體應該沒辦法回本,文創團體也沒辦法有獲利吧?這樣沒有整體規劃就一直整理下去,感覺像一直在蓋看起來比較復古的蚊子館而已

IMG_0381.JPG

台灣油杉,很少見的樹種,總統府裡面也有栽種

IMG_0386.JPG

整個社區因為這棵油杉也被稱為油杉社區

IMG_0387.JPG

接著從側門進師大對面的校區,舊圖書館的立面,因為很漂亮,要拆除重建時,就把這個立面保留下來,等新建築蓋好後再鑲嵌上去

IMG_0388.JPG

新的圖書館蓋在對面,有個大型公共藝術造景,聽導覽員說這是後來建築法規要求的,看起來有書券氣息的獅子從圖書館探出頭來,思考怎麼下這盤棋

IMG_0389.JPG

師大,大獅,除了有西洋棋,棋盤上的每個格子有對師大有傑出貢獻的大師級人物的人名和事蹟

IMG_0390.JPG

這一格介紹系出師大的大師是梁實秋老師

IMG_0391.JPG

從後門出來,有條小巷子,導覽員說是以前霧裡薛圳的舊址,從後門通出來這個區域的日式宿舍群單位面積就比剛剛那個油杉社區大,這間用茶館和畫廊的方式在營業,聽說也是這個區域內少數有盈餘還能撐下去的文創業者

IMG_0392.JPG

大門口拿了老式建築的門板來裝飾,出入反而從側邊的小門

IMG_0393.JPG

門口有茶館介紹的海報

IMG_0394.JPG

還有畫廊畫展的海報

IMG_0395.JPG

右側是茶館,左邊是畫廊

IMG_0397.JPG

畫廊區域的建築,聽說畫廊才是讓這邊得以經營獲利的主要業務項目

IMG_0396.JPG

旁邊又有一棟另一個單位整修中準備招標的日式宿舍

IMG_0398.JPG

穿過這些就來到這個區域最元老的這棟青田七六,青田街七巷六號

IMG_0399.JPG

台大宿舍,原馬廷英教授故居,導覽員說馬教授的作家兒子亮軒,一個星期也會撥一天來這邊導覽,這是他小時候的家,講的都是那時的生活佚事

IMG_0400.JPG

屋外的一角,這邊就比較保留原汁原味,沒有那麼多修復整新的痕跡

IMG_0401.JPG

門口的立牌有用餐和參觀的訊息,因為是事先預約的導覽活動,所以可以直接進去參觀,為了保護木地板,要穿襪子才能進去,餐點不便宜,一個套餐要600元以上,聽說維護費用非常的昂貴,承租的經營業者要有盈餘並不容易,餐點就得有這麼貴的訂價了

IMG_0402.JPG

剛進門的玄關,有些餐廳用的櫃子,因為擺放在舊家具中,略顯雜亂.用餐和預約導覽的客人很多,鞋架不是很夠

IMG_0405.JPG

玄關一進來就是正對著後門的門廊,前面是展示空間,後面過去是餐廳的空間

IMG_0403.JPG

馬廷英教授採集的牡蠣殼,已經有近萬年的歷史

IMG_0404.JPG

老屋以前使用的老書架

IMG_0406.JPG

斗櫃上擺放的舊物

IMG_0407.JPG

後面的迴廊,屋內迴廊旁的房間都改成一間間的餐廳包廂

IMG_0408.JPG

這是其中一間,原本是馬廷英教授女兒的房間,還有一張她的自畫像

IMG_0409.JPG

迴廊外的戶外搭起玻璃屋,增加用餐的座位,才能增加營業額,雖然餐點價位在500-1,000元之間,但假日還是客滿

IMG_0413.JPG

透明玻璃屋外面有個小水池,增添了些雅致的情趣

IMG_0414.JPG

戶外有一整面採集不同地質的岩層做展示的裝置藝術牆

IMG_0412.JPG

從戶外看窗戶的設計,除了有拖拉式的玻璃窗,外面還多了一層像窗簾隔絕功能的木門

IMG_0410.JPG

老宅戶外一角,主要起居室的外觀

IMG_0411.JPG

往殷海光的故居方向走去,有些舊宿舍也被改為茶館來經營

IMG_0415.JPG

這家名為"遊山茶訪",除了喝茶,也有體驗課程

IMG_0416.JPG

庭院有些整理,屋舍結構是和青田七六一樣的木板屋

IMG_0417.JPG

門口有套茶組的價格,並不貴,2小時喝茶的時間也剛好,可以消磨個小半天

IMG_0418.JPG

隔壁有一家"清秋堂",門面有重新裝修過,不像舊宿舍,反而像日式的喫茶店

IMG_0423.JPG

IMG_0419.JPG

門口也有介紹的海報,感覺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IMG_0420.JPG

旁邊牆上有可愛的貓咪塗鴉,應該是愛貓的店家,是家可以帶貓進去的店

IMG_0421.JPG

除了喝茶,也有辦些展覽,可能還有燒陶的課程,愈多角化經營愈能維持下去

IMG_0422.JPG

走出來和平東路,師大對面有個平房住宅大門上面有個很明顯的留聲機裝置藝術,導覽員說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但不知道這邊想規劃成甚麼空間

IMG_0424.JPG

最後一站是殷海光故居,這邊是轉進去前的巷子口

IMG_0426.JPG

市定古蹟的鐵牌,60年的歷史不長,為了紀念殷海光先生才訂為古蹟

IMG_0427.JPG

爬滿藤蔓的大門口

IMG_0428.JPG

裡面種著蓮花的一方水池

IMG_0429.JPG

庭院裡有流水溝渠,總算有個不那麼日式的"古蹟"

IMG_0430.JPG

聽說這邊是為小朋友砌的,用來消暑的戲水池

IMG_0431.JPG

雖然是很晚期才蓋的,但因是用拆除舊屋舍的建材搭建,所以看起來像是拼湊而不是那麼有一致性

IMG_0432.JPG

殷海光夫人幫忙家計的裁縫車,還有殷海光先生喜歡的煉乳,因為清貧,偶爾能買個煉乳吃個甜的,就是身心上很大的慰藉

IMG_0434.JPG

連續幾個星期參加古蹟趴趴GO的免費導覽行程,認識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台北,感覺收穫不少,卻也有些感想,覺得和台南比起來,甚或和更早開發的金門澎湖比起來,台北所謂的古蹟都是硬掰出來的,文化局是該思考還有哪些其他面向可以強化台北給世人的印象,古蹟真的不是台北的強項,幾乎百分之80都是幾十年前的日式建築,公家單位花幾千萬修復一棟再委外經營,就算收取的權利金再低,但大同小異的經營模式讓這些所謂的文創根本就無法被扶植起來,因為規模小資金少,無力行銷,政府和民間的投資都血本無歸.倒不如集中火力,由政府出面經營少數幾個重點區域,讓文創產業相關業者輪流進駐,其他就拆掉蓋公園綠地或運動中心,還比較有效益

山海玩人是專業領隊導遊,從事旅遊相關行業,歡迎同好交流旅遊飯店交通美食等相關訊息,有個人自由行或團體旅遊的相關問題,無論是國內或國外,都歡迎交流討論,聯繫方式如下:

M: 0937-913957

Line ID: warren0122

WeChat ID: Warren0122

Email: warrenchiu0122@gmail.com

 

arrow
arrow

    山海玩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