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本身算是夜市控,到夜市就是買小吃回去配酒泡茶,所以都以離家近的夜市為首選,士林夜市並不是那麼常去的夜市,雖然如此,身為夜市控一年還是會去個幾次,不過因為離家距離遠,大都選擇現場買就現場吃,不太會帶回家再吃,所以這次因為早到,車有辦法停在地下室,就索性在地下室這邊的店家吃,說實在,來了那麼多次,這應該是第二次選擇在地下室這邊的商家吃,而這次主要是因為暑假的天氣太熱了,這邊吃可以吹冷氣
繞了一圈,就決定吃這間,不是因為這間多特別,只是很久沒吃棺材板,所以就吃棺材板,因為它的口味看起來最多最創新,而且一份60元,並不貴,店名是"老地方棺材板"
這邊用餐的位子都差不多,才剛開始,沒甚麼人潮,可能和陸客變少也有關係
和其他店家的隔間板上貼著藝人造訪的照片
士林夜市這裡店家的菜單都一樣,要圖文並茂的彩色有護貝的一大張菜單,要有中英日文的對照,對國外觀光客相當友善,比較不會踩雷,畢竟各個地方飲食習慣差很大,很多東西外國人是不吃的
第一次看到棺材板也能有這麼滿滿一頁的菜單
除了棺材板,也有一整頁的台灣小吃,想得到的臭豆腐,蚵仔煎,擔仔麵,滷肉飯,這邊都一應俱全,不用跑不同攤點不同小吃,這也是士林這邊店家的特色
太熱了,先點一杯冬瓜茶來喝
肉燥乾麵,感覺肉燥肥肉太多了,肉燥也沒有像度小月那種香氣,不過這種觀光夜市大概就是這樣的水準,不用太苛求
酥炸臭豆腐,和台北幾間排隊臭豆腐的酥脆等級還是差了些,開始有點想起為何都不下來吃的原因了
覺得士林夜市蚵仔煎還不錯,表皮夠酥,蚵仔雖然不大顆,但數量不算少,還不錯,醬也不錯吃,其實蚵仔煎料都沒甚麼味道,醬這整道菜的靈魂,醬好料實在就不錯了
最後重頭戲上場,棺材板,料炒得算夠味,土司也烤得很酥,推這道,因為本身超喜歡混搭食物,棺材板是台灣從早就有的創意混搭食物,其實蚵仔煎也有一點算是
這是料理棺材板的餐檯,不同的配料和不同的醬料,最旁邊就是玉米濃湯鍋,看起來也是訓練工讀生照SOP就可以做的一道料理
吃了不是那麼過癮的小吃當然還不夠,到陽明戲院外面這邊繼續買吃得合胃口的小吃,第一攤看到的是大腸包小腸,一定要這種調味小菜的料和醬加到滿出來的版本才夠味
原住民的攤子和外國人土耳其冰淇淋一樣,連包料都要很大動作的表演給客人看,要是自己來,可能一小時手就廢了吧
除了烤還要炸,這是夜市美食的兩大主力,接著就是酥炸大魷魚,這家的招牌有中日韓,應該是比較對韓國人口味,不對西方人口味,所以英文成韓文了
一大支一大支插在那邊,看了就讓人食指大動.這家魷魚夠大隻,也會幫忙切,但缺點就是配料不夠大方,加的蔥蒜炒料不夠大器,不過個人覺得在士林夜市已經是首選了
士林夜市相關資訊:
電話:
M: 0937-913957
Line ID: warren0122
WeChat ID: Warren0122
Email: warrenchiu01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