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帶媒體上阿里山,拍攝國光假期阿里山夜未眠行程中推薦的景點,又多走了一些夜未眠未能體驗的行程,也可以一併介紹給部落格的朋友
因為拍攝時間的關係,已無夜未眠的專車,所以只能安排一般兩天一夜的行程,早上從台北搭車到嘉義,吃過午餐,下午再換9人座廂型車到阿里山,到飯店check in放行李,開始下午拍攝的行程
這時就想到夜未眠的行程,要花大半天才上到阿里山的時間,夜未眠卻是用睡覺的時間來跑這一大段路,到阿里山上再等幾小時就可以看日出,的確有效率多了,
這次住的是高山青大飯店,在這整排飯店街上,規模算是大的
我們住的是旁邊的新館,禾楓別館,一樣要在高山青櫃台check in拿鑰匙
阿里山每家飯店大門外都有溫度計,下午溫度15.8度,比山下接近30度的溫度下降超過10度,不過晚上也差不多就這個溫度,要等隔天清晨才會再明顯下降個幾度
要趕到沼平車站先拍夜未眠觀日出後的行程,怕隔天會拍不完,今天下午天黑前能拍多少是多少,我建議先從沼平到姊妹潭,再下受鎮宮,趕在受鎮宮回阿里山火車站的接駁電動中巴結束營業前,從受鎮宮搭車回阿里山車站.隔天看完日出下來,從沼平公園另一側下切到阿里山賓館,反方向拍回受鎮宮,再從受鎮宮出發繼續今天未完的行程
到阿里山車站,發現遲了5分鐘,只剩最後一班車可搭,但這天恰巧是星期三,從阿里山車站到沼平車站的區間接駁車用的是檜木車廂,一個星期就這麼一天而已,所以這是我第一次搭到檜木車廂,因為櫻花祭的夜未眠行程都是周五和周六晚上出發,週六和週日展開阿里山的行程,沒有機會搭到檜木車廂
車廂上的指示牌就標示了起訖地和行駛的時間,僅限於星期三
連窗戶的窗框也都是純檜木製造,也只有檜木才能耐濕耐熱脹冷縮,不會因日久而變形
除了整個車廂是檜木打造,上下車玄關的鐵欄杆很有藝術氣息,彷彿是早期王公貴族才能搭乘的最高級交通工具
車廂內裝也全是檜木,地板天花板都是檜木條拼起來的,最後一班車顯得很冷清,已經很少遊客這麼晚還進森林遊樂區
到了沼平車站拍宣傳影片就拍了一段時間,才開始往姊妹潭移動,這是從阿里山閣飯店前的平交道往回看沼平車站的景致
會從這段鐵道上通過的只有每天清晨上下祝山的祝山線火車,大約七八點鐘後就不會有火車從這邊經過了,沼平車站的站體下方石造,上方是木造,月台也是一樣,輔以大量穿透的玻璃牆面,是在日本有得獎的綠建築
陰雨中的姊妹潭,清晨太陽剛出來時,潭面上抹上一層白色飄動雲霧的姊妹潭比較漂亮
姊妹潭邊廣植的杜鵑到五月中還在盛開,平地大約一個月前就謝得差不多了
一路拍到受鎮宮,還好才下午5:00,趕得上最後5:30發車的接駁車,這班車是阿里山獼猴號,每班車都有個名字,阿里山也是率先委外業者經營接駁車業務,而且全部都是電動車,比較環保,大陸幾年前的風景區早就都改電動車了,這方面台灣的腳步比較慢
往餐廳走去的路上,有隻貓就端坐在路旁的車頂上,經過的遊客都駐足拍照
有人吃素,有人不是很餓,所以就不吃山產合菜,挑這家阿里山美食館餐廳,一人點一個火鍋,各取所需
這家算是這整排餐廳藝品街上布置得最精緻講究的一家餐廳了,小屋簷下還有木椅供遊客休息
大門口的兩旁有花盆堆砌的造型小玩偶和各式植栽,很有童趣,讓平實的店門口生色不少
一入門前方的端景是一幅日據伐木時期的地圖,標示多是林場和依附伐木產業的各個聚落
左邊一小長條的座位前面是大片落地窗面對停車場和遊客中心那個方向,桌上的小木屏風是用來區隔不同組的客人,共桌時才不致尷尬
桌邊擺著花盆小人偶當裝飾
往右邊餐廳裡面走,櫃台邊有個舊加油箱當餐廳內的擺飾
從餐桌旁的大片窗戶看往餐廳外面
合菜類的菜單,從2人到10人都有,但有低消限制,提供無限暢飲的小米粥和飲料
單點的個人火鍋,價位比山下大約貴1倍,在阿里山算是差不多的價位,比較佛心來的是7-11,商品價格和山下一模一樣
一樓用餐區並不大,就是沿著窗邊這排座位,每桌6個位子,有4桌,整個餐廳裝潢得很用心,和其他山產餐廳有明顯的差別
一樓自助區,左邊是火鍋的醬料區,右邊是小米粥,後方牆面上掛的是現在的阿里山鐵道地圖
連接到二樓的樓梯,可能比較多上了年紀的遊客到阿里山來,樓梯兩邊都設有扶手,也較寬敞些,一般餐廳的樓梯較少看到這種貼心的設計.因為廁所設在二樓,所以大部分客人是會使用到樓梯上下樓
一上樓的陳設,可能客人不多,桌椅擺放得蠻寬敞的,二樓也是大片玻璃,採光好,視野也好
二樓前面的座位區,除了方桌,還有供合菜使用的圓桌
樓上也有自助吧台區,飲料和小米粥各有兩個,因為二樓的座位可以容納比較多客人,吧檯就比較大,但因假日人較少,所以就沒有客人到二樓來
這間餐廳感覺算用心經營,餐點一般,價格也不低,但就阿里山上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對用餐環境比較要求的遊客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隔天搭祝山線小火車上祝山,前一天傍晚在阿里山火車站還不見人潮,等到排隊要搭小火車才發現整個車站也是大排長龍,人都不知道是哪裡冒出來的
祝山觀日台旁的早餐店和藝品店,和國光導遊群較熟捻的正中間這間玉山小吃店這天卻沒有營業,失之交臂
因為搭第二班車,到的時間比較接近日出,整個天上的雲層已經透出日光了
因為祝山觀日台擠滿了上一班車的人潮,不好覓得理想的拍照地點,索性就三步併兩步衝到另一端的小笠原觀景台,這邊真的很少人,幾乎都是大陸香港自由行的觀光客
小笠原觀景台是附近的制高點,祝山只能往前看到日出那面塔山和玉山的景觀,小笠原有360度的景觀,看出去開闊很多,這邊是北邊,祝山那個方向
這邊則是東南邊,山勢開始下降,比玉山主峰那幾個高聳的山峰低緩許多
小笠原山的簡介立牌
這是今年來那麼多次以來,看得最清楚的一次日出,能看到太陽露出山頭的樣貌,看不到那幾次當然就無從比較起,但看到的那兩次感覺都是突然跳出來的,原因就是日出的那個方向天空還是有薄雲,要等薄雲因熱散去才看到太陽,那時整個太陽已經全部升起在山頭上,才有跳出來那種感覺,這次就很完整的看到太陽冒出山頭的過程,大家直呼幸運
拉近距離來拍,高空的浮雲讓整個天色不是那麼明亮刺眼,反而比較容易看到太陽升起的剎那
不跟大家擠第一班車下山,可以很悠閒在祝山站月台拍照,其中以排隊和火車拍照的遊客最多
月台邊盛開的花朵爭奇鬥艷,絲毫不比幾個月前的櫻花遜色
之前假日來慈雲寺總是擠滿了人,這次總算可以好好參拜從泰國遠渡重洋來的釋迦摩尼佛像,停下來拍幾張照片
慈雲寺前面的花圃也是百花盛開,萬紫千紅
慈雲寺旁的棚架,紫藤盛開期已經過了,但仍有幾株不忍凋謝的紫藤花還在空中蕩漾
另外一邊入口的山門鳥居,記得小時候來的步道是從這邊經過,要進慈雲寺是從這邊的入口,現在已經很少人從這邊進慈雲寺了
之前櫻花季時也寫了一篇阿里山,所以那篇有介紹的點這邊就沒有再贅述,有興趣其他景點的介紹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的內容
M: 0937-913957
Line ID: warren0122
WeChat ID: Warren0122
Email: warrenchiu0122@gmail.com